玖两优黄莉占
审定编码:
鄂审稻2018032 皖引稻2019084
(豫)引种﹝2019﹞稻042
(湘)引种〔2019〕第 1 号
(赣)引种〔2018〕第001号
桂审稻 2020026 号 粤审稻20190075
审定编号:鄂审稻2018032
品质产量:2016~2017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品种区域试验,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(武汉)测定,出糙率79.5%,整精米率67.5%,垩白粒率13%,垩白度3.4%,直链淀粉含量17.5%,胶稠度50毫米,长宽比3.1,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。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4.18公斤,比对照金优207增产5.21%。其中:2016年亩产594.37公斤,比金优207增产5.57%;2017年亩产533.98公斤,比金优207增产4.81%。
特征特性:株型适中,植株较矮,分蘖力较强。剑叶中长、直挺、内卷。大穗型,着粒较密。谷粒长形,稃尖无色,有短顶芒。后期熟相较好。区域试验中株高101.2厘米,亩有效穗21.2万,穗长21.6厘米,每穗总粒数159.2粒,每穗实粒数123.7粒,结实率77.7%,千粒重24.00克。全生育期118.5天,比金优207长0.5天。病害鉴定为稻瘟病综合指数3.7,稻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,中感稻瘟病;白叶枯病5级,中感白叶枯病;纹枯病7级,感纹枯病。
栽培要点:1.适时早播,培育壮秧。6月15~18日播种,秧田亩播种量8~10公斤,大田一般亩用种量1.5~2.0公斤,播种前宜用咪鲜胺浸种。秧苗1叶1心期适量喷施多效唑,2叶1心期和移栽前5~6天各亩施尿素5公斤。2.合理密植,插足基本苗。秧龄25天左右,株行距16.7厘米×20.0厘米或16.7厘米×23.3厘米,每穴插2~3粒谷苗。3.科学管理肥水。采取“前促、中控、后补”的施肥原则。一般亩施纯氮12公斤,氮磷钾比例为1:0.5:1。寸水返青,薄水分蘖,够苗晒田,孕穗至抽穗期保持浅水层,后期干干湿湿,直至黄熟。4.病虫害防治。苗期注意防治稻蓟马,大田注意防治稻瘟病、稻曲病、纹枯病、白叶枯病和螟虫、稻飞虱等病虫害。
适宜范围:适于湖北省作晚稻种植,但稻瘟病常发区、重发区不宜种植。
引种备案号:皖引稻2019084
引种备案区域:安徽省沿江江南双季晚籼稲区种植,包括安庆市,池州市,铜陵市,芜湖市,马鞍山市,宣城市,黄山市双季稻种植区。
引种备案号:(豫)引种﹝2019﹞稻042
主要性状:籼型两系杂交稻品种,全生育期125.4天,株高106.2cm,亩有效穗20.0万穗,穗长23.8cm,每穗总粒数172.3粒,结实率83.2%,千粒重23.2g。
抗病鉴定:中抗稻瘟病、中抗稻曲病、感白叶枯病、感纹枯病、高抗条纹叶枯病。
产量表现:平均亩产594.4kg,较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5.6%。
引种备案区域:河南省南部稻区。
栽培技术要点: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,秧田播种量10-12kg/亩,秧龄30-35天,采取宽行窄距,16.7cm×30cm为宜,每穴1-2粒,确保每亩15-16万穗,深水孕穗、养花,浅水栽秧,寸水活棵,薄水分蘖,断水不能过早。
风险提示:注意防治稻瘟病、稻曲病、纹枯病、稻飞虱等病虫害,遇极端高温或冷害天气,及时灌深水调温。
引种备案号:(湘)引种〔2019〕第 1 号
抗病鉴定:叶瘟4.0级,穗瘟7.0级,穗瘟损失率4.3级,稻瘟病 综合抗性指数4.9,白叶枯病5.0级,稻曲病5.0级。
引种备案区域:长沙市、衡阳市、株洲市、湘潭市、岳阳市、 常德市、益阳市、郴州市、永州市。
引种备案公告号:(赣)引种〔2018〕第001号
主要性状:全生育期114.5天,比对照五优308早熟1.1天。该品种株型适中,植株较矮,分蘖力较强。剑叶中长、直挺、内卷。大穗型,着粒较密。谷粒长形,稃尖无色,有短顶芒。后期熟相较好。株高99.8厘米,亩有效穗20.8万,穗长22.4厘米,每穗总粒数170.5粒,每穗实粒数141.3粒,结实率82.9%,千粒重24.2克。长宽比3.1,穗瘟发病率最高9级,穗瘟损失率平均30.91%。
产量表现:2018年适应性试验,平均亩产602.7公斤,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4.2%。
引种备案地区:南昌市、抚州市、吉安市、赣州市、九江市、上饶市、宜春市、新余市、景德镇市、鹰潭市、萍乡市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稻种植。
栽培技术要点:1.适时早播,培育壮秧。6月18-30日播种,秧田亩播种量8-10公斤,大田一般亩用种量1.5-2.0公斤,播种前宜用咪鲜胺浸种。秧苗1叶1心期适量喷施多效唑,2叶1心期和移栽前5~6天各亩施尿素5公斤。2.合理密植,插足基本苗。秧龄25天左右,株行距16.7厘米×20.0厘米或16.7厘米×23.3厘米,每穴插2~3粒谷苗。3.科学管理肥水。采取“前促、中控、后补”的施肥原则。一般亩施纯氮12公斤,氮磷钾比例为1:0.5:1。寸水返青,薄水分蘖,够苗晒田,孕穗至抽穗期保持浅水层,后期干干湿湿,直至黄熟。4.病虫害防治。苗期注意防治稻蓟马,大田注意防治稻瘟病、稻曲病、纹枯病、白叶枯病和螟虫、稻飞虱等病虫害。
风险提示:1、贮藏条件:阴凉干燥处保存,注意防虫防鼠。2、在播种前必须用“咪鲜胺”等药剂浸种消毒,防恶苗病。3、该品种2018年江西省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为高感(HS)稻瘟病,请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,可选用75%三环唑、富士一号等药剂加强防治稻瘟病,同时及时防治纹枯病、稻飞虱、二化螟、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。4、异常天气会影响水稻结实率和产量,在孕穗、抽穗、扬花期应加强田间肥水管理,减少损失。5、合理施肥,加强田间管理。
咨询服务电话:0731-84690910 、84690990(营销中心)。
审定编号:桂审稻 2020026 号
特征特性: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。桂中、桂北种植,全生育期早稻 119.6 天,比对照五优 308 长 0.4 天,晚稻 107.8 天,比对照五优 308 长 0.6 天。株型适中,植株较矮,分蘖力较强。剑叶中长、直挺、内卷。大穗型,着粒较密。谷粒长形,稃尖无色,有短顶芒。早、晚两季抗性:稻瘟病综合指数分别是 5.8、4.8,穗瘟损失率最高级别是5 级;白叶枯病分别为 5 级、7 级;中感稻瘟病、中感~感白叶枯病。
产量表现:根据广西 晶惠 联合生产试验资料,2019 年参加广西桂中、桂北稻作区联合生产试验,早稻平均亩产 523.6 千克,比对照五优 308 增产 3.2%,晚稻平均亩产469.6 千克,比对照五优 308 增产 3.4%。
栽培技术要点: 1.适时早播,培育壮秧。早稻 3 月中、下旬播种,晚稻 7 月 5 日前播种;秧田亩播种量 8~10 千克,大田一般亩用种量 1.5~2.0 千克,播种前宜用咪鲜胺浸种。秧苗 1 叶 1 心期适量喷施多效唑,2 叶 1 心期和移栽前 5~6 天各亩施尿素 5 千克。2.合理密植,插足基本苗。秧龄 25 天左右,株行距 16.7 厘米× 20.0 厘米或 16.7 厘米 ×23.3 厘米,每穴插 2~3 粒谷苗。3.科学管理肥水。采取 前促、中控、后补 的施肥原则。一般亩施纯氮 12 千克,氮磷钾比例为 1:0.5:1。寸水返青,薄水分蘖,够苗晒田,孕穗至抽穗期保持浅水层,后期干干湿湿,直至黄熟。4.病虫害防治。苗期注意防治稻蓟马,大田注意防治稻瘟病、稻曲病、纹枯病、白叶枯病和螟虫、稻飞虱等病虫害。
审定意见:该品种符合广西稻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可在桂中、桂北稻作区 作早、晚稻种植。注意稻瘟病、白叶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。
审定编号:粤审稻20190075
特征特性: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。早造全生育期122~125天,与对照种华优665相当。株型中集,分蘖力中等,抗倒力强,耐寒力中强。科高103.2~103.6厘米,亩有效穗17.4~17.5万,穗长22.4厘米,每穗总粒数151~170粒,结实率81.2%~82.9%,千粒重24.0克。米质鉴定未达优质等级,糙米率82.6%,整精米率30.8%~49.3%,垩白粒率6%,垩白度0.7%~2.8%,透明度1级,碱消值7.0,胶稠度42~48毫米,直链淀粉21.2%~21.4%,长宽比3.0~3.1,食味品质分75。抗稻瘟病,全群抗性频率97.2%~100%,对中B群、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94.4%~100%和100%,病圃鉴定叶瘟1.2~1.8级、穗瘟1.8~3.5级;中感白叶枯病(IV型菌5级、V型菌9级)。
产量表现:2017、2018年早造参加省区试,平均亩产分别为486.85公斤、513.55公斤,比对照种华优665分别增产2.97%、0.63%,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。2018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465.2公斤,比华优665增产6.72%。日产量3.89~4.21公斤。
栽培技术要点:按常规栽培管理。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玖两优黄莉占为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。早造全生育期与对照种华优665相当。产量与对照种相当,米质未达优质等级,抗稻瘟病,中感白叶枯病,耐寒力中强,适宜我省粤北和中北稻作区早、晚造种植。